教師節特別策劃·工匠學院“長出”的先生們
編者的話
他們曾是工匠學院的普通學員,憑借對專業的執著與熱愛,以鉆研勁頭和創新精神,成長為工匠學院的教師。他們以傳承工匠精神為己任,繼續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培養出一批批技能過硬、吃苦耐勞的職業技能人才,被親切地稱為“復制勞模和工匠的人”。
從一個調皮頑劣的學生,成長為長治工匠學院的老師;再到獲得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成為省級技工教育骨干教師,擁有長治市職工創新工作崗和山西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等,他感謝最多的便是自己的恩師。這也是他對學生們嚴格要求的初衷:“相信老師,努力學習就會改變你的一生?!?/span>
本報首席記者 秦嶺
9月5日清晨,長治工匠學院內響起了上課鈴聲。
“張老師早!”“張老師,昨天講的課我有點不懂,我什么時候可以去找您?”“張老師,今天準備給我們展示什么技術?”……
在一群少年中,一個身著深藍色校服的小伙子朝記者走來?!皬埡蠋煹恼n最受學生們歡迎了?!遍L治工匠學院工會主席焦翠萍說。
2004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張海濤本著想學一門手藝的目的進入長治技師學院鉗工專業學習,趙炎文便是他的老師之一。
“那時的張海濤是一個調皮頑劣的孩子,‘小馬虎’一個,可是鉗工這個專業的基本要求是細心?!壁w炎文回憶。為了讓張海濤成才,趙炎文對他要求非常嚴格。直到2007年,因為一件事,張海濤真正從心里佩服老師。
2007年9月,山西省舉辦第四屆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大賽,長治技師學院篩選張海濤等5人進行為期80天的賽前集訓,采取末尾淘汰制選出3人參加比賽。一開始,張海濤落后于其他人,不管是理論學習還是實際操作?!拔耶敃r就是不服,但是找不到問題出在哪兒,非??鄲??!睆埡f,“幸虧趙老師點醒了我——鉗工需要的是細心細心再細心。你努力兩個月,就會改變自己的一生?!?
鉗工在精加工過程中需要手工測量,公差不能超過0.01毫米,但是受到工具、原料、環境和細微鐵屑等因素的影響,0.01毫米卻成了張海濤的“攔路虎”。于是他從每個細節處入手,自己調試工具,不斷清理細微鐵屑,頻繁測量數據,使自己的成績穩步提升,最后在校內選拔中取得了實操第一、理論第二的好成績,并在山西省第四屆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工具鉗工組第一名的好成績,隨后在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中取得了鉗工第22名的成績。
2008年,張海濤畢業后成為長治技師學院汽車與鉗工技術應用系的一名老師。面對一群和自己當年一模一樣的學生,張海濤想起了老師對自己的耐心和細心。開學第一堂課,張海濤便讓學生們說說“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專業”。聽了學生的答案后,張海濤講起鉗工的歷史和職業榮譽感,接著現場展示了一門技術——鋸“工件”。
張海濤(右)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
他把毛坯工件在老虎鉗上固定結實,根據要求和精度畫好標線,接著便拿起工具鋸了起來。一會兒工夫,毛坯工件便制作完成了,通過測量,精度被控制在0.3—0.5毫米。有的學生嗤之以鼻,有的學生躍躍欲試,還有的學生仔細觀察。但是他們操作后,發現精度差得離譜,沒有一人通過測試。張海濤笑著說:“別看我在工件上都畫了標線,可是在鋸工件時只能看到正面的標線,背面的標線卻看不到,而且工件是金屬件,使用工具鋸時要手穩、眼直、會用力,這是需要下功夫學習的?!睂W生們對他佩服不已,開始認真學習。從2008年到2022年,張海濤帶出700余名高級工,有5名學生參加了國家級的比賽,其中兩人取得三等獎以上的成績,有23名學生參加了各種省級比賽并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2022年7月,長治工匠學院在長治技師學院掛牌成立,張海濤成為長治工匠學院的老師。除日常教導學生外,他還擔負起長治市職工參加省級技能比賽的培訓任務和走進企業為在職職工進行技能提升培訓工作。
今年6月,我省舉辦了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賽前15天,張海濤為5名長治參賽選手作賽前培訓。他發現長治市第一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4S店的選手原喬喬實力過硬,但是成績不理想。通過分析,他認為原喬喬的主要問題出在心理素質差,于是利用下課時間單獨訓練原喬喬,要求原喬喬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比賽。經過多次訓練,原喬喬不僅完成速度最快,而且得分很高,大大增強了他的信心。隨后,張海濤又對其進行了模擬比賽。最終,原喬喬在正式比賽中取得了車身修理比賽項目第三名的好成績。
成為職業教師15年來,張海濤一直把工匠精神的傳承作為教學重點。無論面對的是學生還是企業的職工,他總是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我們搞技術的,就是要沉得下心,潛心研究技藝,在工作中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唯有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才能讓工匠精神釋放璀璨的時代光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山西工人報